落叶松落叶病预测预报办法
2019-03-13

落叶松落叶病(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is Ito etal.)是落叶松林的重要病害,在7-20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内发病最重。该病一年发生一次,病菌随当年病叶落地越冬,次年5月底开始放散子囊孢子,孢子随气流传播,靠胶膜附在针叶上,萌发后芽管由气孔侵入叶内,数日后叶片呈现病斑,并逐渐变成红褐色。该病常使被害林木提早30-50天落叶,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
一、病情调查
  (一)线路调查
    为了解落叶松的发病程度和发生面积,每年8月份,在落叶松落叶病的发生区,当该病出现明显症状时,根据该病的发生情况、树种、树龄、坡向、林场林相图等,选择一定的调查路线,进行全面的病情调查,确定发病范围。在发病林分,选具有代表性的落叶松林,每500-1000亩设一块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调查。
  (二)标准地调查
    1、根据每株落叶松树冠患病针叶颜色的数量,划分每木病情等级。
        落叶松落叶病每木病情分级
        级 别    代表数值     分 级 标 准
          1         0       健康无病,或个别针叶发黄
          2         1       树冠1/4以下针叶发黄
          3         2       树冠1/4-1/2针叶发黄
          4         3       树冠1/2-3/4针叶发黄或黄褐色
          5         4       树冠3/4以上针叶发黄或黄褐色
    2、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50-100株落叶松,按每木病情等级标准,进行每木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入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病情调查表(表1)。并计算发病株率和感病指数。
   ∑(各病级代表数值×该级株数) 
感病指数= ───────────────── ×100
 调查总株数×最高病级代表数值
 (三)病情调查情况的汇总
    1、发生面积的统计:
        以感病指数25以上计算发生面积。
    2、危害等级
        轻 感病指数25-40;
        中 感病指数41-65;
        重 感病指数66以上;
    3、在病情调查结束后,按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病情调查汇总表(表2)进行汇总,并绘制病情分布图和写出病情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二、病原孢子飞散期调查
    在落叶松落叶病的常灾区,每个县选设1个重点测报点,每点在具有代表性的落叶松林内,设立一块固定标准地,标准地要有100株以上的落叶松。在固定标准地内,按5点取样法设立5株样株。
    从6月份至7月份(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发生期具体确定观察时间),在样株地面的平坦落叶层上,设置载玻片,初期每两天更换一次载玻片。当捕捉的孢子数目达到每平方厘米50个时,改为一天更换一次载玻片,带回室内,用400倍显微镜观察每块载玻片中部的两条视野带,数清捕捉的孢子数,并用测微尺测算视野带面积,计算每平方厘米捕捉的孢子数,记入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孢子捕捉调查表(表3)。
    根据表3,当捕捉的孢子数开始持续增多时的日期记为始盛期;孢子数达到最多时的日期记为高峰期;当捕捉的孢子数大量减少后的日期记为盛末期。并按落叶松落叶病(枯梢病)孢子飞散期汇总表(表4)进行汇总。在8月中旬后,调查标准地内每木病情等级,计算感病株率和感病指数,记入表3。
三、预测方法
  (一)发生期预测
    1、实际调查法 根据病原孢子飞散期的实际调查,发出防治适期预报。如吉林省在每平方厘米孢子捕捉数达到100个以上时,即发出防治适期预报。
根据黑龙江省尚志县的观察表明,落叶松落叶病孢子飞散盛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为生产上防治的最适时期。孢子飞散与降雨关系明显,雨后孢子飞散数目增多,第一高峰在6月25日左右;第二高峰在7月3日左右。
    2、回归法 气象因子与孢子飞散期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象和历年孢子捕捉情况的资料建立孢子飞散期的回归预测式进行预测。
   (二)发生量预测
    1、生物气侯图法 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当年预报的6、7、8月份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来绘制气侯图,用落叶松落叶病发病最适范围(温度18.5-21.5℃,相对湿度76-88%)来衡量气侯图最适范围圈,预测当年的发病情况。当6、7、8月每个月的温湿度坐标交叉点全部落入落叶病发病范围圈时,当年发病严重;有2个交叉点落入时发病较重;只有1个交叉点落入时发病轻;全部没有落入时发病最轻。
    2、回归式预测法 根据发病情况与气侯因子的相关关系,经过分析,找出前期预报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建立回归预测式。
    (1)吉林省用1963-1981年各测报因子与相应年份全省平均感病指数建立的回归预测式为:
    Y=68.31-1.68X1-0.5638X2.+0.36X3
    Y 当年感病指数 X1 当年4、5月份平均气温 X2 当年6、7月份平均相对湿度 X3 当年6、7月份降水量
    (2)黑龙江省尚志县利用当年7月份的相对湿度、降水量、最高气温,预测第二年的感病指数:
    Y=22.42+0.167X1-0.19X2+1.407X3
    Y 第二年感病指数 X1 当年7月份相对湿度
    X2 当年7月份降水量 X3 当年7月份最高气温
   如1988年 X1=81%、X2=244.9毫米、X3=31.3℃,代入上述预测式得1989年感病指数 Y=23。
四、防治指标参考
  (一)根据黑龙江省尚志县研究:当感病指数在30以下时,对树木材积生长影响较小;而当感病指数达到40以上时,损失较大。故确定落叶松落叶病的防治指标为感病指数40。
  (二)吉林省以当前生产防治的平均效果65%、10-15年生落叶松每平方米立木的林价70元,计算出不同防治成本(元/亩)的经济阈值(感病指数)为:
    防治成本  2.0   2.1   2.2   2.3   2.4   2.5   2.6
    经济阈值 43.29 43.78 44.25 44.70 45.14 45.55 45.96

 

版权所有:吉林森工临江林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439-5056111